8月4日,在新疆墨玉县扎瓦镇依格孜艾日克村和田金丰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场,一排排厂房整齐排列。厂房内,职业人员正沿着鸡架通道均匀投喂,架子上的白羽肉鸡羽翼丰满,不时扑腾着翅膀,透着十足的生活力。
整齐排列的养殖场 (日孜完古丽·买吐地 摄)
“现在得把通风量再调大些,这批鸡苗刚到第三天,对温度和空气流通特别敏感。”厂房内,26岁的伊米尔阿卜杜拉·阿卜杜热合曼正盯着墙上的环控器,手指在操作屏上精准调节参数。作为这里的带班组长,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逐间检查鸡舍环境,从雏鸡的饮水到饲料的投放,每个细节都不放过。这位来自雅瓦乡的年轻人,去年从天津农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,先在乡里的畜牧站当兽医,积累了半年多的基层经验。
“今年4月在县就业平台刷到招聘信息的时候,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技术岗。”伊米尔阿卜杜拉笑着说,“专业对口太重要了,比如雏鸡常见的疾病难题,我能根据症状快速判断用什么药,这都是学校和基层操作教会我的。”
公司依托墨玉县现有厂房,串联起饲料加工、肉鸡孵化养殖、屠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(日孜完古丽·买吐地 摄)
刚入职时,他就因能准确把控鸡群健壮状况、高效协调班组职业,分配为带班组长。“你看这里的温度,刚出壳的雏鸡必须控制在33摄氏度到35摄氏度之间,太高太低都会有影响。”他边说边操控厂房智能环控器,“养殖大棚里用的环控器能通过自动化技术,实时监测并调节鸡舍内的温湿度、光照、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,确保肉鸡生长条件稳定。现在我已经能熟练操作环控器了。来这里后,我每个月能拿到4500元,公司还给我办五险,职业内容和待遇我都很满意,爸妈也不用总担心我‘学的聪明用不上’。领到第一份工资后,我很开心,感觉干活都有动力了,在家门口干着自己喜欢的职业,挺不错的。”
伊米尔阿卜杜拉·阿卜杜热合曼教乡亲们怎样观察肉鸡健壮 (日孜完古丽·买吐地 摄)
在这座利用扎瓦镇依格孜艾日克村18座现有厂房改造的养殖场里,像伊米尔阿卜杜拉这样的技术人员有2名,加上其他岗位员工共28人,大多是周边乡镇的村民。而这只是墨玉县依托现有厂房进步养殖业的一个缩影——目前全县4个类似的养殖场,已累计为140人提供了就业岗位,让不少人实现了“家门口上班、手艺能用上”的心愿。
2025年4月,墨玉县提升现有厂房利用率,通过精准对接与服务,成功引进民族级重点龙头企业新疆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,随后推动企业与墨玉县玉华集团合资,依托现有厂房迅速改造出3座生产基地,串联起饲料加工、肉鸡孵化养殖、屠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。
墨玉县扎瓦镇依格孜艾日克村和田金丰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场 (日孜完古丽·买吐地 摄)
“我们的流程是种蛋孵化后移到养殖场,38天养殖周期结束就送屠宰场,分割成鲜品、冻品后直接销往各地,‘饲料—养殖—屠宰—销售’一环扣一环。”新疆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小中介绍,目前公司在墨玉县扎瓦镇、喀尔赛镇及和田市的孵化场、养殖场,已累计引进种蛋358万枚,184万只鸡苗进入养殖环节,“这些现有厂房让我们节省了一半的前期准备职业时刻,让我们很快就可以投入到生产中,形成了产业链,既降低了成本,也带动了更多就业。”
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肉鸡分割车间 (日孜完古丽·买吐地 摄)
从扎瓦镇养殖场里忙碌的身影,到全县串联起的产业链条,墨玉县用“用好现有资源”的务实之举,让企业进步有了支点,让群众增收有了渠道。在这里,一个个像伊米尔阿卜杜拉这样的普通人,正借着产业进步的东风,在熟悉的土地上实现着自己的价格,而这份价格,也正汇聚成墨玉县经济进步的强劲动力。(日孜完古丽·买吐地)
来源:央广网